這是我第一個產學合作的失敗案例,初期從宜X農工(現改制為宜X大學)承接技術時看起來是個成功的設備,後來商品化後出現不少問題,最終商品化的產品是以失敗結束
合作一開始有到學校查看了學校製造的試驗機,拿到了相關資料
和老師們討論過後,將預計要商品化修改的方案作成了示意圖
嫁接苗養生癒合室的使用作業流程一併討論定案,交由學校老師負責電控箱的製作配電,公司則負責試做商品機
由於安裝的地點是在公司旁的公共空間,試做的商品機和學校的試驗機同尺寸,內地板面積約2坪大,高度約8呎,被建造一個可推動的堅固底座上
後續的測試及記錄全交給公司負責,在長達一個月的測試中數據看來一切正常,溫濕度誤差大約還在設定的範圍內
在學校安排下將試做機免費送交學甲某育苗場使用兼測試,大約使用一個月後就打電話來說故障了;故障的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原因是育苗場的女工怕養生室室內溼度不夠,直接拿噴水壺澆水。當地的地下水偏酸性富含礦物質,一段時間後感測器和加濕機都卡了一層水垢而失效。為了這個原因學校又撥了經費加裝RO逆滲透過濾機,之後又相安無事過了一段時間。剩下唯一讓育苗場詬病的就是內容積太小
在第一個試用戶的良好反應下,學校方面興致勃勃的要廠商建造更大型的商品機,經過討論後敲定內地板面積約為4坪大小,高度也比原先高2呎;面積大2倍可是體積大了不只2倍,經過計算要在5分鐘內使加溼霧氣佈滿室內,加溼機內最少需要30顆超音波震盪子。加熱器和冷氣機的功率也要相對加大,風扇也要增加,成本超出經費太多
建造的討論會變成如何縮減成本的會議,一番爭辯之後,老闆和教授減料派大獲全勝,訂下幾個建造設計基準:
1.原先預計5分鐘內降溫到設定溫度,改成30分鐘內降溫到設定溫度即可,同樣加熱也是從5分鐘改成30分鐘。加熱器和冷氣機的功率比原先規劃的少了近半
2.原先預計在5分鐘內使加溼霧氣佈滿室內,一樣是用時間來換取成本,30顆超音波震盪子被減少到剩16顆。同樣原本搭配有大型儲水桶的RO逆滲透過濾機,改成小型機種
3.風扇也精簡到剩8個,風力可能不夠的問題靠重新設計風道來克服
4.放置嫁接苗台車上的植物燈管從40W改成20W
5.冬天若室外溫度可以就打開換氣扇降溫不開冷氣,夏天若室外溫度可以同樣打開換氣扇幫助室內空氣循環
針對成本最高的電控箱我有提出質疑,電控箱一堆儀錶開關和線路,若是改用PLC加人機螢幕省下的成本不少,電控箱也不必做那麼大。學校方面的回答是"負責電控箱的老師不會PLC和人機螢幕。(幾年後學校用電腦觸控螢幕取代了電控箱,自己用LabVIEW寫了控制程式,並投稿徵文比賽)
確定建造設計基準後很快就完成了商品機,並以"策略環控型癒合養生室"開觀摩會發表
測試時的加溼效果如預期的緩慢,到整個室內充滿加溼霧氣約花了40分鐘,但和2坪的試作機相比差太多了
這一台商品機同樣送到學甲某育苗場使用兼測試,前幾個月也相安無事。期間嘉X大學和彰化台X育苗場也各買了一台,然後問題陸續浮現;那為何之前沒有問題?原來送去測試時正是嫁接苗生產的淡季,使用頻率不高,等一進入旺季問題才爆發出來
首先是濕度感測器一直損壞,在一年保固期間內每台機器就換了約6支。後來查了日本製造廠商的資料,這一款的電容式濕度感測器不適合長時間在高濕度下使用,而癒合養生室內平均操作濕度都約在92RH以上,遠超出濕度感測器的容許範圍
接著是超音波震盪子損壞率太高,保固期間內也換了不少顆。根據製造商的解釋是操作時間太長,會縮短超音波震盪子使用壽命;結果老闆和教授改採用離心式加濕機來取代超音波加濕機,短時間內沒出問題。約一個月後,試用的學甲某育苗場打電話抱怨離心式加濕機水霧粒子太大,靠近加濕機的苗因為太潮濕有損傷,遠離加濕機的另一端則是因為太乾燥使苗枯死
嘉X大學則是說養生室溫溼度控制沒在設定範圍內要扣保固金,最後這筆帳老闆算到我頭上從我薪水扣,被扣了約半個月薪水;但嘉X大學這個我就要抱怨一下,廠商明明就有寫操作手冊和設定參數,結果驗收人員不按照手冊操作,還用自己認為的方法設定操作參數。那溫溼度控制沒在設定範圍內到底是驗收人員的問題還是廠商的問題?在這問題上老闆居然還贊同驗收人員的操作法,認為機器被隨意設定也要能正常動作,那樣我何必辛苦寫操作手冊?
經過約半年的時間紀錄養生室室內和室外的溫濕度變化,找到很多問題,以此數據向老闆和教授提出改良計畫:
1.4坪大的養生室風道太長,只靠現有的風扇循環風力不足,無法使加濕水霧快速分佈到整個養生室;建議的改良是在天花板上風道加裝2個具有指向性的軸流風扇
2.離心式加濕機不適用,應改回超音波加濕機,或是使用可以達到同樣微粒的果園用水噴霧頭。另外為使加濕水霧快速分佈到整個養生室,加濕機水霧出口不能僅安裝在養生室一端,要在養生室的前中後段都有水霧出口
3.電容式濕度感測器響應遲鈍;在溼度上限設定為95RH時,要在室內溼度達到98RH時才會停止加濕機,電容式濕度感測器則會因為濕度達到露點有水凝結在感測頭上。在溼度下限設定為70RH時,要等到感測頭上凝結水先乾透才會正常停止冷氣啟動加濕機,而這時養生室內的溼度已降到約50-55RH之間。這一狀況又因為濕度感測器安裝在遠離加濕機的另一段而更加嚴重,常出現加濕機這一端濕度已達到露點,濕度感測器濕度卻還沒有達到設定值;建議的改良是廢除電容式濕度感測器,改用當時已有廠商開發出來的乾溼球式金屬棒溫濕度感測器
4.機械式的液晶顯示錶設定麻煩也使配電變的很複雜,建議改用PLC加人機螢幕來控制,若老師不會PLC和人機螢幕由廠商自己配電也可以
在改良會議提出以上報告後,教授一句話直接先潑冷水
"你的建議很好,但如果採用等於完全否定之前產學合作報告的結果,對上頭也沒辦法交代,所以不能改"
老闆接著潑第二桶水
"這樣改會增加成本,再想個儘量不花錢的改法"
儘管我解釋改了後可以節省的維修成本(之前每台的維修材料及人工平均約支出6萬左右),但老闆和教授不為所動,這個案子也到這改良會議為止告一段落
後來嘉義某育苗場用戶發揮DIY精神,自己將濕度感測器改用乾溼球式金屬棒溫濕度感測器,將風扇和加濕機全換掉改裝,一次解決所有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