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從教室到荒野所不同的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別
荒野沒有像一張地圖一樣的縱橫交錯的網格線,可以參考幫助導航
存在途中遇到的困難:保持所選擇的行程條件下,目標可能無法被看到
•荒野導航是前進時另闢蹊徑的訓練。堅持到底不要依賴於你“方向的感覺”。你必須依靠你的指南針和提供給你的所有導航技術
參考點的類型:
- 人參考點
- 製作參考點
- 基準線
- 拇指輔行法
人參考點
1.導航員#1保持靜止,而導航員#2前進到可看見的界限
•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對講機的距離可以更遠
2.然後導航員#1,拿指南針的手對正在期望的方位,以信號給導航員#2,向左或向右移動,直到導航員#2與指南針方位方向對齊
3.導航員#1追上導航員#2和重複該過程
注意
通過保持路線以及追蹤每個前進時轉折和急彎的方向,和做一些仔細的地圖工作,該團體將有自己的大致位置的運行評估
儘管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需要時,它是非常有效的
製作參考點
為個人導航時使用,以“人參考點”為資源可使用時,這是另一種選擇方法。然而,這是耗時的集合
1.在你的目前位置,景觀周圍鋪設堆放石塊或其他雜物
2.確保其足夠大,可以從你的路線很長的距離看到
3.設定你想要的方位,例如125°,並計算背後方位(125°+180°=305°反方位角)
4.走路只要你可以在你想要的125°方位,當你向前走,偶爾回頭檢查參考點和到參考點的方位305°
5.向左或向右移動,保持反方位角在305°,這使你在前進過程中,消除橫向漂移
基準線
方位可以作為讓你從你營地的視線探索出一條“最少線索”的地區基礎線
1.你建立從你的營地(起點)測得地標(山峰1)58°為第一個方位基準線
2.以第二方位地標(山峰2)340°修正在第一方位營地基準線的確切位置
3.用交叉方位寫下來你可以自由地周圍到處閒逛的區域
4.你在探索區域以視覺在山峰1找到你的方位為354°,確定你在基準線的東方
5.你頭朝著基準線向西前進,直到你的方位對正到(山峰1)是58°,這使你位在基準線上
6.現在你是在58°基準線上,但該走哪條路?去營地要往西方或東方?
7.你視線從(山峰2)找到你的方位為38°,確定你在營地西方,所以你轉向東方
8.走在58°基準線上直到(山峰2)方位是340°,如果你沒有偏離了基準線,你將到達並看見營地
注意
為了避免從基準線中偏移,記得要沿基準線利用中間的地標,當你保持密切的路線有了偏差,糾正任何彎路,盡快回到基準線
你看不到要去的目標:你想前往更遠處一組山丘的目的地
1.在地圖;標記你的起點和終點
2.選擇它們之間的最佳路線,並繪製路線行程
3.使用軍用量角器(指揮尺);確定地圖和路線行程方位和路線的每個行程之間的估計距離
4.在地圖上定位特徵或地標,這將幫助你確定抵達每條路線交界處;如交界1(小山在139°,山峰在185°)MN指南針方位,或使用“步伐和時間計數”
5.然後按照你所處的方位(基準線),把它們在地圖上或在一張紙上寫下來
注意
如果你有在地圖繪製MN線,對準軍用量角器到MN線,並獲得MN方位,你不必做任何MN轉換到指南針
下面是另一個例子
在這裡你使用中間地標(x)為行程的連結點
•行程1開始於山丘的營地
•行程2開始於兩座山之間
•行程3開始於三個地標(溪流,山嘴,和山丘)之間
•行程4開始於兩座果園場之間,並在路口結束
•注意:“CP”代表“檢查點”。任何可見參考地標,確保你仍然在正確的路線到達你的目標
CP1 = 山丘之間
CP2 = 教堂建築
CP3 = 果園田地
拇指輔行法
這是一個優秀的技巧,在你迷路或困惑時,增加你的移動速度。還有!它是基於保持接觸地圖的基礎上
1.折疊地圖,以便它更易於管理。(參閱第1部分陸地導航初級篇 - 地圖折疊技術)
2.在地圖上找出你的位置
3.一隻手握住你的地圖,用拇指緊隨其後你的前進位置(不包括它)
4.你在地面上前進時,在地圖上移動你的拇指
5.當你在地面上來到一個在地圖上明顯的特徵時,移動你的拇指來標記你目前的新位置
6.讓你的拇指在地圖上作為“你目前的位置”的標記,你可以節省自己大量的時間和困惑!
注意
它主要用於“尋徑定向運動比賽”。但是,這可以被用於正常的導航。拇指輔行法還有其他的的方法,也就是用鉛筆為你的行程快速標記你的位置
留言列表